為紀念五四運動104周年,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023年5月6日,金格建科本部團支部組織公司本部團員青年到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開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五四精神”主題團日活動,金格建科領導劉愛萍、金學偉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包括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藝術碑廊、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陳列、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等場地參觀學習。通過一件件實物和一張張圖片,青年團員們了解了湘籍人仁志士為建立新中國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豐功偉績,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從紅色歷史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藝術碑廊
碑廊始建于1993年,長約96米,寬約3米,共鑲嵌湘白玉碑刻89塊,鐫刻毛澤東詩詞、對聯和書法作品92首,字跡鎏金。一篇篇詩詞承載著的是當年革命先輩們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是坎坷 路上不退縮、不動搖的初心;是漫漫長征路上不放棄的耐心。
毛澤東塑像廣場
毛澤東鋁鎂合金塑像由魯迅美術學院設計、黑龍江省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塑造,是1968年黑龍江省人民捐贈給湖南人民以建設毛澤東革命紀念地的禮物。塑像高7.1米,加基座通高12.26米,寓意黨的生日和毛澤東同志誕辰日。像身的材質為鋁鎂合金,是十分珍貴的飛機制造原材料,塑像基座后沿鉚合的金屬板上鑄有“黑龍江省兩千五百萬人民 敬贈 一九六九年”的字樣 。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
長沙清水塘22號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建筑面積112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1921年7月,毛澤東、何叔衡參加黨的一大回長沙后,于10月10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省級支部——中共湖南支部。當年秋,易禮容經手租下這棟房子,作為中共湖南支部秘密辦公和毛澤東及其家人生活的地方。1922年5月,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簡稱中共湘區委員會)成立,區委機關仍設在此。在這里,毛澤東領導了中共湘區委員會開展的湘區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學生運動,使湘區成為當時中國革命運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這里也是毛澤東與楊開慧所組建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且共同居住時間最長的家。1921年至1923年,毛澤東、楊開慧和向振熙、毛岸英、毛岸青一起生活在這里。
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基本陳列
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陳列展廳面積3400平米,展陳以豐富的圖片、實物、文獻等大量歷史資料,再現1919年-2019年以來以毛澤東、何叔衡等為代表的長沙共產黨人、長沙黨組織領導長沙人民前赴后繼,英勇戰斗求解放,改天換地、建設美麗家園的百年奮斗史。
湘區豐碑專題陳列
參觀活動結束后,青年員工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暢談參觀學習感悟,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永葆果敢與奮進、熱忱與理想,錨定一個工作方針,持續推進轉型、提升能力,打造優勢,以工程人的姿態,為建設綠色節能、環保智能的新型建筑事業踔厲奮發、添磚加瓦,賡續五四精神,綻放青春活力。